力匕 唐诗是大西安一张天然名片 访著名文化学者康震 阝勹 廴匚 (上下滑动浏览▲▼) 西安是康震经常回来的地方,这里有他的父母,也有他很多人生经历。早在年,他身在西安就做了“长安文化与初盛唐诗歌”的课题。这次他在“诗汇长安——盛世唐音唐诗吟诵雅集”的舞台上,解读了大唐诗人风采。他觉得,用唐诗形式来纪念唐都长安年很有意义,盼望西安出现“唐诗满天飞”的盛况,因为唐诗是大西安的一张天然名片。 活动现场 “我们在庆祝一件很大的事情,以朗诵吟诵和歌舞的形式进行。”他认为用唐诗来纪念唐都长安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和有诗意的事情。唐代长安最显形、最富有诗意的一个象征就是唐诗。长安是唐诗发声、发展的最重要基地。“几乎唐代当时最优秀的诗人都来过长安,写过并留下了一些优美和伟大的诗篇。” 他提到,现在的西安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有七大古都,作为中国和世界的古都,现在的西安给世人展现出古都风范,厚重古朴有悠远的历史,又呈现出当代一个大都市青春气息的风貌。”他说,西安成了网红城市,年轻人都很喜欢到西安来,这种双重特征非常值得西安人骄傲和自豪。 他感受到现在的西安有深厚底蕴又风光美丽,这也是大唐长安的精神实质所在。厚重内涵,飞动青春,优美景象。“这和我们当代的主题是契合的。”让他印象深刻的是,现在西安的交通、地铁,以及城市的建设与布局和景观设置……既有唐风又有现代风韵,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的发扬,也反映出西安这些年经济的迅速发展。 那么,今天该如何让唐诗在古今交融的西安更好地弘扬呢?康震脱口而出:“那肯定是唐诗满天飞啊!”他说,这是办法也是效果。怎样飞?那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比如诵读、比赛、校园分享等等形式。“唐诗是长安和大西安最为鲜亮和显著的一张名片。”他说,虽然提到长安就会想到周秦汉唐,但最为国人及全世界人们熟悉和热爱的肯定是唐诗。他盼望西安会出现“人人都在吟诵唐诗”的场景,“那等于人人都在吟诵长安啊!”他说,唐诗就是长安的一张天然名片,今天的大西安应该用好这张名片。 力匕 要用诗词之美来“穿越”到唐长安 访“真正的中国好声音”季冠霖 阝勹 廴匚 (上下滑动浏览▲▼) “大唐文明,气象磅礴。西安,这里是有一种磁场的,令人震撼。”记者专访了著名配音演员季冠霖女士。季冠霖女士被网友誉为“真正的中国好声音”,代表作有电视剧《神雕侠侣》小龙女、《美人心计》窦漪房、《甄嬛传》甄嬛等。本次她来到古城西安参与曲江唐文化旅游周活动,在6月17日晚《诗汇长安》——大唐盛世唐音唐诗吟诵雅集活动中为大家表演诗词朗诵。 活动现场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本次是季冠霖女士第三次来西安,她直言:“这次来到西安,觉得西安格外美,尤其来到演出舞台所在地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就被唐文化的大气磅礴所震撼,能够感受到文化的磁场,很喜欢西安。特别是来到丹凤门前,我觉得丹凤门这个名字非常好听,古人无论是对于建筑还是文字,甚至于是意境都很讲究。西安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带着家人来感受这种文化氛围。” “我尤其喜欢唐诗,唐诗展现意境的能力是最强的,唐诗所展现的景象不是曲径通幽而是大气磅礴,唐代人的心胸真的非常宽广。”对于参与本次《诗汇长安》活动,季冠霖女士表示非常开心有机会能够参与。“我自己本身就很喜欢古诗词文化,古人对于语言的审美以及通过语言来展示意境的能力都很强,短短数字即可展现出一副很美的画卷,现在我们或许已经很难再见到古时文化极其繁荣的景象,但通过古诗词,就像穿越到了古代长安,体味诗人的心情。” 古诗词之美需要细细品味,越品越有滋味。季冠霖女士作为一名著名配音演员,给《大鱼海棠》《秦时明月》等许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作品都配过音。在准备配音工作之前,她会查阅许多相关的资料文献进行学习。针对目前西安的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季冠霖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西安现在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就比如大明宫,把遗址都修缮保护起来了,还配有非常详细的讲解,特别好。很希望我们大家从现在开始,从每个人做起,对传统文化始终要有一颗敬畏之心。” 热爱传统文化的季冠霖,还对西安推广传统文化和发展旅游业提出了一些建议:“我个人特别喜欢目前像大明宫遗址这种开放式的展示,可以直接看到遗址就在你眼前,感觉到它的呼吸。希望西安可以出一本不断更新的全方位西安旅游攻略,让大家都来了解西安的昨天和今天,爱上这个城市。” 力匕 发掘古代音乐舞蹈艺术意义重大 访著名配音专家张妙阳 阝勹 廴匚 (上下滑动浏览▲▼) “我每年来西安市最少5、6次,所以说西安是一个我非常熟悉的大都市。西安历史悠久,是我国著名的古都,有很多的古迹,在西安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总的来说,西安是一个气壮风云的厚重历史名都。”来参加《诗汇长安》——大唐盛世唐音唐诗吟诵雅集活动的著名配音专家张妙阳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活动现场 张妙阳是著名的广告配音人、朗诵及传媒教育工作者,凤凰卫视播音指导、台声、首席配音师,香港传媒艺术专业学院院长、艺术总监,香港普通话朗诵艺术研究会会长,并在国内许多大学任客座教授,在西安,是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客座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客座教授。 “因为来西安多,所以我对这座城市比较熟悉,这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科技资源丰富,科技实力非常强,高校资源丰富,年轻的大学生非常多,城市虽然历史底蕴丰富,但是也是富有激情的现代之城,青春时尚之城。”张妙阳告诉记者。 “现在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更应该注重去挖掘自身丰富的历史内涵,不仅要挖掘历史遗迹等考古学领域的历史文化,而且应该重视古代的音乐和舞蹈,古代由于技术限制,音乐和舞蹈不像现在可以有音频视频保存,整理挖掘它们就需要靠艺术家去民间采风,根据一些古籍记载去想象复原,难度很高,但是要是整理挖掘出来意义重大,人们通过这些可以了解古代灿烂伟大的文化!”张妙阳说。 力匕 让中国传统音乐在西安充分发展 访知名音乐人龚琳娜 阝勹 廴匚 (上下滑动浏览▲▼) “我特别喜欢西安,西安有古老文化的根基,而且以前我还专门来西安学过秦腔,那时候住在一位著名秦腔艺术家的家里,学习秦腔。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也是最有能量的,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值得借鉴。”6月16日,来参加《诗汇长安》——大唐盛世唐音唐诗吟诵雅集活动的著名歌唱家龚琳娜在排练场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龚琳娜致力于中国新艺术音乐的探索与创作,是一位具有独到艺术思想与创新精神的歌唱家,此次《诗汇长安》——大唐盛世唐音唐诗吟诵雅集活动,她带来两首唐诗演唱。“我非常喜欢西安这座城市,包括西安的历史遗迹、小吃等等,而且与许多人不同的是我还非常喜欢秦腔。因为对于一个歌者来说,没有根就是浮萍,根就是中国的传统唱法,现在许多人都在学习欧美唱法,学习西方的美声唱法,我恰恰觉得在这个时代应该向秦腔、昆曲、京剧等这些传统的声乐唱法学习。不管是唱流行,还是唱艺术,还是唱中国的,只要想做出自己的风格,就要和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声音传统相关,这才是出路,才是文化自信。”龚琳娜告诉记者。 活动现场 去年以来,我市提出打造“音乐之城”,并下发了《西安市建设“音乐之城”实施方案》,全方位将西安打造成音乐魅力浓郁的国际化大都市。目前,大唐不夜城音乐街等7大音乐街区面世,陕西大剧院建成,各种音乐节活动陆续登场,城市的上空已响起了不间断的音乐之声。 记者请龚琳娜谈谈对西安打造“音乐之城”的建议,龚琳娜说:“在西安,我听说有大大小小很多的乐团,有交响乐,还有民乐团、秦腔乐团、碗碗腔等,这说明在音乐方面,西安也是一个非常有自己文化底蕴的城市,西安应该大力发扬这种文化底蕴,向着好质量的音乐去做,不是仅追求大众文化、娱乐文化,而且做中国的民族乐、戏曲乐,把中国的传统的音乐做起来,不仅可以彰显城市魅力,而且对于中国音乐发展意义重大。” 力匕 让历史文化遗迹更加彰显魅力 访中科院半导体所科学家、 “摇滚博导”陈涌海 阝勹 廴匚 (上下滑动浏览▲▼) “我非常喜欢西安这座城市,这里历史文化氛围特别浓厚,处处都有典故,希望西安在城市建设中,能够通过一些方式方法把这些历史底蕴充分呈现出来,让城市更加有特色。”6月16日,来参加《诗汇长安》——大唐盛世唐音唐诗吟诵雅集活动的“摇滚博导”陈涌海告诉记者。 活动现场 陈涌海是中科院半导体所的科学家,长期从事半导体材料物理研究。工作之余,非常喜欢音乐,去年他的一曲《将进酒》,唱出诗仙的豪放情怀,燃出沸腾热血,演唱视频被朋友传上互联网后,顿时红遍网络,人称“摇滚博导”。前阵子,陈涌海还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亮相,广受好评。“其实我自认为和专业人士比,自己唱歌不算好,可能是搞科学研究和唱摇滚这种在其他人眼里的巨大反差,让大家记住了我。这次参加西安这个活动,还是唱李白的《将进酒》,西安是唐朝的首都,李白也曾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唱这首著名的唐诗,对我来说,机缘难得,意义非凡。”陈涌海向记者介绍。 陈涌海告诉记者,自己非常喜欢西安,每次来几乎都要上城墙,但是比较遗憾的是因为时间紧张的关系,没有在西安深度游览历史文化古迹。“虽然,每次来西安都比较匆忙,但是我还是发现这两年西安发展变化非常大,城市不仅干净卫生,而且越来越亮丽,越来越时尚。西安的科教资源也非常丰富,去年以来,硬科技正在成为西安的城市新名片,科教资源正在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西安城市发展势头非常好!当然我还有个小建议,西安的历史遗迹非常多,但一些地方没有标识,我在日本的一些城市游览时,他们的历史远不如西安悠久,但是每一个曾经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地方,有典故的地方,都会建一个标识,我认为西安也应该通过树立标识,把人们带进历史,更加充分地展现西安的历史文化底蕴。”陈涌海说。 来源:西安日报西安晚报 记者杨斌鹄张潇陈黎 图:李学东 编辑:千树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12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