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这是陕西著名秦腔戏《三滴血》中的一个唱段。凡是陕西人,不管看没看过这部戏,基本都能哼出来。韩城就在陕西的东部,那里曾经隶属于韩国。不过此韩国非彼韩国,而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也是韩姓的发源地之一。韩城好玩的地方很多,最有名的就是司马迁祠墓。它位于韩城东南十公里芝川镇东南的山岗上。司马迁是中国著名的史学家,写出了中国第一部历史典籍《史记》,开创了,中国著史的新局面,从此以后,后朝为前朝著史,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从而有了一部《二十四史》,几乎完整地记录了中国的历史。韩城党家村是去韩城的必去景点之一。这是一个由明清百年老院落群组成的老村落。精美的砖花影壁,古典的建筑风格,典型的北方四合院结构,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着各地的游客。党家村也叫党贾村,是由党家和贾家两个大家族组成的,所以村中建有两座祠堂。挡驾是原住民,所以他们的祠堂处在高位,地方也宽大。贾家是是外来的,又是贾家的外甥,辈分低了一辈,所以贾家的祠堂便小了许多,地方也处于下方。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表示对党家的尊敬。党家村有一个非常奇妙的现象,就是在街边常会看到一个写着惜字的焚化炉。惜字,就是敬惜字纸的意思。在古时候,中国人对于中国文化十分的崇敬,凡是有文字的纸,都代表了孔夫子的儒家文化,如果把有字的纸弄脏了,就是对孔夫子的不敬,所以如果捡到写字的纸,又没有用,就要丢到焚化炉里烧毁。其实过去能用上纸的都是大户人家,贫民老百姓只能捡一些废纸来用,往往就可能捡到有字的纸,为了不让这些有字的纸落入贫民老百姓的手中,被弄污秽,而对孔夫子不敬,大户人家就把这些有字的纸扔进焚炉内烧毁。除了了司马迁祠和党家村,韩城的老城也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当你从韩城火车站出来,正对着就可以看见远处有一座古塔。这座古塔是韩城的地标之一,韩城老城就在这座古塔之下。这座古塔建在一个小山包上,周围苍松翠柏,绿树成荫。顺着塔下一条小路下到山下,就到了韩城老城。城隍庙,东营庙,文庙是老城区最主要的景点,俗称韩城三庙。以明清古建筑为主,最漂亮的当属城隍庙门口的五龙壁,以及东营庙门口的三龙影壁。这两座影壁,都是用绿色琉璃制作而成,和故宫里的九龙壁很像。只不过故宫里的九龙壁更气派。毕竟那里是皇宫,彰显的是皇家的气派。韩城老城的街道,依旧是青石铺路,两边店铺林立,店门依旧是用木板条遮挡,关门的时候,将木板一次架在门框之上。不过也有用新式铁栅栏门的,但是比较少。这里大部分的人家还是那种老式的门楼,古色古香的。走入其中,就仿佛穿越了时空一般。如果把老城看作是一条龙的话,那么老城南面的毓秀桥就是这条龙的龙尾了。架在据水河上的毓秀桥,桥体用花岗石条砌筑,一共有是个孔,桥身弓起如同弯月,桥面则由青石铺就。整个桥古朴典雅,十分的美观漂亮。关于这座桥,还有一个故事,就是这座桥的出资建桥人,韩城邑人、云贵巡抚刘荫枢,为了避免子孙后代借桥敲诈百姓,桥建成后以三两银子的价钱将此桥卖给了韩城县。这个故事至今仍在韩城民间广为流传,被人们当作培养后代自食其力、独立生活的活教材。在韩城还有许多地方值得一去,有大禹庙,还有山陕交界的龙门,鲤鱼跃龙门的典故便出自这里。这里也是黄河天险之一,黄河两岸都是悬崖绝壁,景色巍巍壮观,实在是值得一去的好地方。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6583.html |